透水砖施工要注重哪些细节?
透水砖施工是一项需要注重细节的工程,以下是透水砖施工中需要注重的主要细节:
材料选择与准备:
透水砖:选择质量上乘、具有良好透水性能和足够强度的透水砖。透水砖一般使用碎石、河砂、废陶瓷等作为原材料,内部为多孔结构。
辅助材料:沙子、水泥等铺设所需的辅助材料需符合相关要求,例如425号的硅藻盐水泥、中砂、3~5毫米级配的碎石等。
工具:准备好铺砖所需的工具,如铲子、锤子、水平仪、切割机等。
路基处理:
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开挖地面,确定好开挖以及长宽尺寸。
将路基上的土方等杂物清理干净,并对路基表面进行填土夯实操作,压实能够达到95以上。
注意避开地下所埋设的各种管线。
垫层铺设:
垫层所选用的主要是已经熟化的石灰颗粒、粘土等,石灰颗粒的直径一般不可超过5毫米,粘土颗粒不大于15毫米。
垫层的铺设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,一般在120毫米左右。
如果地下有排水组织,则增设垫层;如果没有排水组织,可以不再铺设垫层,直接使用级配砂石进行基层铺设。
基层与缓冲层铺设:
基层位于垫层之上,一般可直接选用碎石铺设,铺设厚度大约为250毫米左右(也有说法为200毫米厚),压实系数达到92(也有说法为93)以上。
缓冲层(找平层)直接与透水砖相接,表面做好找平工作。缓冲层一般可直接选用中砂铺设,所选用的中砂具有3~5毫米左右的级配,铺设厚度达到30毫米左右。
透水砖铺装:
透水砖在铺装前保持湿润,可以避免铺装过程中水泥浆中的水分进入透水砖内,但表面不得有水分。
可利用水泥浆来固定透水砖,然后使用橡胶锤轻轻敲打,增强稳固性。每块透水砖之间需要保留大约2毫米左右的缝隙,可让雨水及时渗入地下。
对于有特殊图案的路面,需要严格按照图纸上所设计的图案铺装透水砖,避免铺装错误,影响美观。
接缝处理:
在透水砖铺设好之后,需要在表面扫填接缝砂。接缝砂一般选择中细砂,将其均匀地扫填在透水砖路面上,利用车轮进行碾压,也可直接让行人进行踩踏,让接缝砂完全填入缝隙中。
扫缝砂是干砂,含泥量在1以下。需要多次扫缝,每次扫完后随即洒水,确保使砂能灌满缝隙,直到洒水后砂子不再下沉为止。
路面清理与养护:
透水砖铺装完成后,需要对路面进行清理,将多余的接缝砂清扫干净。
对透水砖路面进行一定的保养,例如使用丙烯酸类制剂喷洒或者进行风格化处理,以延长透水砖的使用寿命。
铺装完活2~3天内,禁止人员及施工机械车辆在透水砖上通过,以免扰动造成透水砖松动。
施工天气与环境:
为了增强透水砖路面的整体性以及稳固性,一般铺设后的三四天内保持干燥,不可接受雨水的冲刷,所以在透水砖施工过程中,避开雨水天气。
施工时还要避免周围温度过低,否则会影响水泥浆的固化。
综上所述,透水砖施工需要注重材料选择与准备、路基处理、垫层铺设、基层与缓冲层铺设、透水砖铺装、接缝处理、路面清理与养护以及施工天气与环境等多个细节。这些细节的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透水砖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。